养护脾胃,饮食与运动皆有讲究
脾胃的养护,关键在于饮食遵循节制之道。过于油腻、甜腻且味厚的食物,往往是引发疾病的源头,而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,都极易损伤脾胃之气。脾胃一旦受损,各种疾病便会接踵而至。元代名医李东垣所著的《脾胃论》,对脾胃相关理论有着极为深刻的阐述。中医一直以来都有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的说法,所以我们务必注重饮食有节,精心呵护脾胃之气。即便身体抱恙,也应优先尝试食疗的方法。倘若食疗未见成效,再考虑用药,且用药务必以不损害脏腑功能为首要原则。正因如此,才有“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,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”的说法。众多高龄老人的饮食习惯便充分证明,饮食清淡且适时,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。
在当下防治冠心病的过程中,人们特别强调减少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,以防引发动脉硬化,这种观点有其合理之处。不过,我们也不能将其视为绝对的准则而机械执行。部分人即便严格控制或完全不食用这类食物,胆固醇水平依旧居高不下,此时就需要借助体育锻炼来辅助解决这一问题。
再者,运动对于健康至关重要,但切忌过度。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,进而实现祛病延年的目标,在我国由来已久。汉代华佗在论述五禽戏时就曾指出:“人体欲得劳动,但不当使极耳。动摇则谷气得消,血脉流通,病不得生。”虽然“生命在于运动”是大家熟知的观点,但“不当使极”这句话同样关键,尤其是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,更要给予足够重视。
运动的类型丰富多样,从传统视角划分,可分为外功与内功两大类别。体操、跑步以及拳术等较为依赖外在力量的运动属于外功;而五禽戏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则属于内功。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强身健体,外功和内功皆可选择;但从养生层面考虑,尤其是对于老年人而言,内功更为适宜。内功用意而不用力,以意念为主导,以意引导气息,借气带动肢体运动,张弛有度,不会损伤气血。只要能够长期坚持练习内功,便能促进气血顺畅流通,使身体日益强健,精神愈发充沛,最终达成健康长寿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