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之“气血”生成和作用调养要点

2025-05-13评论:(3)养气血补气血

血究竟是什么?《四圣心源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水谷入胃,脾阳磨化,渣滓下传,而为粪溺,精华上奉,而变气血。”《脾胃论·用药宜忌论》也提到“水入于经,其血乃成” 。食物进入胃部后,经过消化分解,成为维系生命新陈代谢的关键原料和营养物质,也就是津液。津液经由经络渗透进血脉之中,成为生成血液的基础成分之一。它能让血液保持充盈状态,同时滋养并润滑血脉,促使血液循环不止。正如《灵枢痈疽》所言:“中焦出气如露,上注溪谷,而渗孙脉,津液和调,变化而赤为血”。

中医之“气血”生成和作用调养要点

需要留意的是,此处所讲的血与西医概念里的血存在很大差异。在中医理论中,血主要概括了血液里红细胞的功能。而现代医学认为,血液包含红细胞、白细胞以及血小板 ,或许很多人并不清楚血液的具体构成,在此特别说明。明确这一点后,我们便能深入探究血在人体中的作用。

血对于人体而言,最关键的作用便是滋养。它所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,是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基。算上此前提及的元阴、元阳以及由它们产生的气,血已是人体第四种基础物质。

血对于女性尤为重要。当血液充足时,女性会呈现出面色红润、肌肤饱满丰盈、毛发顺滑有光泽、精神饱满且感觉敏锐、行动灵活的状态。由于血是将气的功效传输到全身各个器官的绝佳载体,所以中医称“血为气之母”,也说“血能载气”。

血的生成与两个因素紧密相连,这也意味着想要补血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:其一为脾胃的运化功能;其二是气的充足程度 。脾胃是我们身体消化吸收食物的重要器官,也是血液生成的物质源头。正因如此,中医有“脾生血”的说法,也就是说补脾是养血的核心所在。如今市面上补血的药品和养生产品琳琅满目,选择对自身健康最有益、无副作用且易于吸收的才是关键。气能够将效能输送到各个脏器,所以气的充足是人体造血器官正常运作的前提。中医认为“气能生血”,也就是说出现血虚症状时,应当先进行补气。

一旦血液出现亏损或者运行异常,就会引发诸多不适症状,像失眠、健忘、烦躁、惊悸、昏迷等。倘若长期如此,必然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。

相关推荐:
标签: 气血养生

评论列表

北京用户
北京用户
2025-05-13

人活一口气,生气,争气,气死了,气急,气不过,缓缓气……这类词很多人都听过,听了看了这段视频,有没有感觉自己对气的理解和原来不太一样了

@两点火:
@两点火:
2025-05-13

西医只认有形的物质,气是无形的物质。所以中医的思想高一个维度。

@琼光:
@琼光:
2025-05-13

手脚为什么会麻?因为气到了血不到,就会麻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